-
传统创面治疗手段受限于静态干预模式,创面微环境的监测与修复是分离的,无法实现创面微环境的动态监测与精准调控。为解决这一难题,本实验室贺永教授团队与浙大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俞梦飞研究员团队首次提出 AI融合的再生修复智能闭环系统这一理念,将生物电子技术与人工智能AI结合,实现创面修复过程的监测-分析-干预闭环...
所属栏目:研究进展 更新时间:2025-09-11
-
近日,中国科协发布《关于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影响力提名论文名单的公示》,经期刊录用、学会推荐、综合审查、公示等程序,本实验室博士生刘国峰发表在制造领域顶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的论文《3D printing of hard/soft switchable hydrogels》入选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影响力提名学术论...
所属栏目:研究进展 更新时间:2025-08-23
-
在体外重建人体器官是生物3D打印的核心目标之一,将有望彻底解决可移植器官的短缺问题。因此,投影式生物3D打印(PBBP)凭借其极高的分辨率/制造时间(RTM)比,正被广泛用于各类人体组织的重建。由于组织/器官的功能与其物理尺度密切相关,后者决定了满足结构和生理功能所需的庞大细胞数量。例如,心脏强大的泵血功能正源...
所属栏目:研究进展 更新时间:2025-08-03
-
触觉感知是机器人感知自身和环境的关键维度之一,能够显著提升机器人的作业精度和安全性,是新一代机器人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获得更高精度以及更丰富的触觉传感信息,传统方法需要在单位面积里集成尽可能多的触觉敏感单元,实现硬件层面的空间分辨率提升。然而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 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受限于...
所属栏目:研究进展 更新时间:2025-07-04
-
生物有机压电技术在生-机接口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因此成为电介质材料物理与器件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生物压电结晶工程体系。其固有的劣势,如生物相容性差、生物可降解性有限,以及非拉伸性等,严重制约了其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因此,开发兼具生物活性和可拉伸性...
所属栏目:研究进展 更新时间:2025-07-03
-
【背景】从物质层面看器官的核心组分是细胞及贯穿于其中的微纳结构(通常称之为ECM,细胞外基质)。ECM是一个尺度在数个微米到几百纳米的复杂三维网络,作为骨架与细胞协同,行使并发挥出器官的功能。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就是微纳结构如何对细胞施加影响?然而天然的ECM结构微纳特征异常复杂,除了微纳结构外还耦合生化信号...
所属栏目:研究进展 更新时间:2025-05-16
-
攀爬机器人因其在垂直表面、天花板或管道等环境中移动的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研发出能够应对复杂表面,特别是非连续表面的攀爬机器人,一直是该领域的重大挑战。近期,本实验室邹俊课题组在该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课题组从爬山虎的攀爬特性中汲取灵感,提出了生长-攀爬机制。基于此机制,课题组构建了一个爬山虎启发的...
所属栏目:研究进展 更新时间:2025-03-27
-
编者按在医疗技术革命的浪潮中,生物3D打印正突破传统治疗范式,开启从手术切除到再生医学的颠覆性变革。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BDM)期刊全新推出「BDM学科地理前沿」栏目,以国家为维度深度解析医工交叉领域创新版图,以一篇文章透视一国科研实力。继日本、以色列、英国爱尔兰之后,本栏目第四篇聚焦中国,由杨华...
所属栏目:研究进展 更新时间:2025-03-10
-
2月27日,本实验室李铁风教授等学者合作的研究成果在《Science》发表。水凝胶由交联聚合物组成,能够高度吸水膨胀。在温度变化时,水的蒸发或冻结可能导致水凝胶变得僵硬和脆性。在此,李铁风教授、杨栩旭特聘副研究员与罗自生教授等人通过交叉合作研究,提出了一种称为“水锁”(hydro-locking)的策略,通过在水凝胶的聚...
所属栏目:研究进展 更新时间:2025-03-04
-
【背景】常规金属增材制造需要通过高温(通常超过1000°C)打破金属键,实现成形,这是一个典型的物理反应。然而,太空、深海以及采矿等苛刻环境中,能源的局限制约了高温热源的使用。考虑到很多化学反应都可在室温时进行,借鉴这一思路,能否将金属打印过程变革为化学反应,从而实现室温下的金属打印?为此,EFL团队提出了...
所属栏目:研究进展 更新时间:2025-02-18
-
您是否想过,未来的小型机器人可以像章鱼一样多腿灵活运动与控制,或像水母一样多足轻盈灵活游动?传统多路流体动力小型机器人往往依赖多个刚性泵和阀来实现系统的驱动与控制,严重限制了系统的便携性和灵活性。近来,浙江大学团队与大连理工大学团队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发表研究成果——《Flexible electro-hydra...
所属栏目:研究进展 更新时间:2025-02-13
-
2024年8月,中国核发了第一张细胞治疗的许可证,这一里程碑标志着未来将有更多细胞治疗场景获得许可,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也将迎来蓬勃发展。然而,直接将细胞注射到体内的方式面临着细胞易流失和易凋亡的问题,导致治疗效果的不稳定。如果能够开发出高效的细胞递送方式,并将其转变为微组织的形式,无疑会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所属栏目:研究进展 更新时间:2024-10-25
-
投影式3D打印(PBP)的核心在于利用空间光调制器生成动态掩模,并将光学图案投影至光敏材料表面,实现选择性地精准固化。该技术在所有3D打印技术中具有最高的分辨率/制造时间比(RTM)。然而,在使用生物墨水作为打印材料的投影式生物3D打印(PBBP)中,打印分辨率却不尽如人意,实际的打印分辨率与理论分辨率之间存在显著...
所属栏目:研究进展 更新时间:2024-08-29
-
近日,机器人领域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 Robotics》刊登了本实验室赵朋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题为“Bistable soft jumper capable of fast response and high take-off velocity”。该研究旨在解决目前小型软体机器人运动能力不足的缺陷,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基于立体折叠的双稳态结构与磁化设计,通过磁场驱动实现突弹跳变...
所属栏目:研究进展 更新时间: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