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FP 2025会议第三日议程回顾:深化前沿探索,共绘流体动力发展新蓝图

出处:流体动力基础件与机电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布时间:2025-04-17浏览次数:15

2025416日,第十一届流体传动及控制国际会议(ICFP 2025)第三日议程圆满举行。本届会议以“流体动力:高效、可靠、环保”为主题,汇聚全球流体传动领域顶尖学者、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通过高端论坛与专题研讨,深度解析技术前沿,共谋行业未来。


上午:高端论坛,引领学术前沿



徐兵教授:浙江大学在流体动力的效率、可靠性和可持续性方面的研究

浙江大学流体动力基础件与机电系统全国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徐兵教授在报告中系统展示了浙江大学流体动力实验室的最新成果。报告涵盖液压元件摩擦学、工业CT无损检测技术、轻量化材料(非金属替代与增材制造)、电静液作动器(EHA、集成执行器及重型液压机械臂控制等关键技术,从理论创新到工程应用,全方位推动流体动力技术向高效、可靠、可持续方向迈进。

Marcus Geimer教授:Mega趋势下的流体动力研究

Marcus Geimer教授聚焦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增长与数字化转型等宏观趋势,提出流体动力领域应对挑战的技术路径。其报告深入探讨了提升机械能效、开发环保解决方案以及机器学习在流体系统可靠性验证中的应用,为行业应对复杂挑战提供了战略思路。


Mark Krieg博士/陈永伯博士:工业液压-多样化未来需求下的工程方案

Mark Krieg博士与陈永伯博士两位专家围绕工业液压——多样化需求下的工程方案,分析了区域市场技术偏好与法规差异对机械企业的挑战,并分享了博世力士乐在全球化与定制化产品开发中的实践经验,为工业液压企业适应复杂市场环境提供了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王少萍教授:智能交通的新型范式

王少萍教授系统阐述了具身智能技术驱动的交通工具变革,涵盖智能车辆平台、水下航行器、外骨骼机器人及无人机群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与未来研究方向,为智能交通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与实践参考。



下午:专题研讨,聚焦技术纵深


专题的内容涵盖了以下9大主题:

控制功能    紧凑性和轻量化   摩擦与密封    机器人   液压阀     流体与污染      传感器与执行器  水液压   特殊流体控制  

以下是部分分会场现场情况:

Session11

“紧凑性与轻量化” 主题

“紧凑性与轻量化”主题环节,曾毅等学者提出基于增材制造的液压歧管自动优化设计及混合增减材工艺的高效轻量化方案,显著提升了液压元件的集成度与性能,助力设备小型化与能效升级。


Session14

液压阀” 主题

液压阀” 主题环节中,Simon Hucko等专家从流量特性、温升控制、结构优化等多维度解析液压阀性能提升路径,为高精度流体控制技术提供了创新方法论。


Session16

传感器与执行器主题

传感器与执行器” 主题环节展现了跨学科融合的魅力。唐威团队展示了流体动力软驱动技术、水下柔性操纵器力增强系统及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自感知结构等跨学科成果,凸显该领域的技术融合潜力与工程应用价值。

ICFP 2025第三日议程通过高端对话与专题研讨,为全球流体动力领域注入强劲动能,彰显了学术界与产业界协同创新的核心价值,为行业迈向高效、可靠、环保的新高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大会将收录的126篇论文进行多轮遴选,最终选出最佳论文入围奖10篇,其中ICFP 2025最佳论文1篇,GFPS 2025最佳论文1篇。


特别环节:学术冷餐会——科技与人文交融


会议期间,首次开放全国重点实验室举办学术冷餐会。与会代表在轻松氛围中,围绕液压泵、液压阀等核心设备展开深度交流,以“香槟与数据共舞”的独特形式,打破学术与社交壁垒,激发创新灵感。这一环节既延续了传统“围炉夜话”的交流精髓,又以现代科技场景重构产学研协同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