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2020机械学科基础研究研讨会胜利召开

出处: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布时间:2020-09-27浏览次数:1417


2020921日,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2020机械学科基础研究研讨会在杭州玉泉邵科馆召开。会议特邀胡宁、姜潮、朱利民、刘辛军、李秦川、訾斌、陶波共7位专家教授出席研讨会。校科研院杨波院长和吴勇军部长、机械工程学院杨华勇院长、实验室主任徐兵教授以及实验室骨干成员等参加了会议。

                   图 研讨会参会人员合影

首先,在开幕式上,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杨波和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杨华勇分别致辞,对来访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战略、科技理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设和成果。

图 科研院杨波院长和机械工程学院杨华勇院长致开幕词

随后,4位专家先后进行了学术报告。来自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刘辛军教授,进行了题为“机器人机构学基础与装备创新”的报告,分析了装备创新的规律,介绍机构学的三个核心基础理论问题。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专家胡宁教授的报告题目是 “基于非线性Lamb波的早期损伤监测与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初级S0波型对应的二次谐波的产生机理、传播特性以及损伤评估和监测等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材料早期微损伤、性能退化等评价与监测技术的应用。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姜潮教授的报告题目是“特种装备可靠性设计”,围绕特种装备的可靠性设计技术展开研究,介绍了面向复杂结构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并针对核工业、航空等领域需求,开发了若干实用化的可靠性设计方法、软件及装备。第四位汇报专家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朱利民教授,报告题目是“距离函数几何学及其在数字化制造中的应用”,介绍了曲面测量和加工方向上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形成了完整的点-曲线-曲面间距离函数的微分理论,为“装备-工具-零件”间动态几何关系的表达、推理与计算提供了建模工具。

刘辛军教授、胡宁教授、姜潮教授和朱利民教授进行学术报告

下午进入议程第二阶段3位专家依次进行了学术汇报。首先,由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常务委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秦川教授,做了题为“机构学视角下的机器人制造装备”的报告,从机构学视角对现有机器人制造装备的构型、功能和性能进行了解读,探讨了加工模式与机器人制造装备构型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机器人制造装备构型创新设计当前面临的问题。随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訾斌教授,进行了题为“柔性驱动机器人研究现状与趋势”的报告,介绍了柔性驱动机器人发展战略意义、研究现状、趋势与挑战及关键科学问题,分享了一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研究展望的思考。最后,国家“万人计划”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陶波教授,进行了“大型复杂构件多机器人协同制造技术研究”的报告,结合机器人化智能制造领域的科研经历,分享了近年来研究团队在大型复杂构件多机器人协同制造技术领域研究与应用实践。

李秦川教授、訾斌教授和陶波教授进行学术报告

7位特邀专家汇报结束后,进入第三阶段研讨环节,本实验室的邹俊教授、杨赓研究员、陈剑(机电所)教授、陈剑(制造所)研究员、汪延成副教授、何再兴副教授分别在“液压静音传动”、“协作机器人柔性感知及人机交互研究”、“移动机器人的智能化和新能源化”、“面向先进制造全时空测量的声学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智能机器人的触觉感知及交互基础研究”和“机械装备视觉智能”方面进行了学术报告,与会专家们针对汇报内容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图 徐兵主任致辞

最后,实验室主任徐兵教授致辞,对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各位专家表示感谢,并对实验室青年教师的发展规划提出了诚恳的建议。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2020机械学科基础研究研讨会第一次会议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