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增材制造学术论坛成功举行

出处:浙江大学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布时间:2019-03-11浏览次数:331

3月7日,应祝毅和彭涛老师邀请,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机械工程学院组织的增材制造学术论坛成功举行。学术论坛由学术报告会及交流会组成。7日上午,在玉泉校区教一411会议室,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David Bourell教授、密苏里科学技术大学Ming C. Leu教授和路易斯维尔大学Li Yang 博士分别就增材制造的不同方向及自己的研究进行了介绍,上午的学术报告会由国重副主任、机械工程学院书记梅德庆教授主持,与会人员包括赵朋教授、汪延成副教授、祝毅副教授、彭涛博士以及20余名研究生。

1.jpg

图注:梅德庆教授开场

报告会伊始,梅德庆教授首先对三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国重及学院概况进行了简单介绍。

2.jpg

图注:David L. Bourell教授

随后,由David L. Bourell教授进行关于增材制造的学术报告。Bourell教授首先简要回顾了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发展的历史。在过去的时间里,从150年前电子计算机发明前一直到现代,增材制造的占比越来越高,近十年更是有了现象级的增长。聚合物和金属作为增材制造的重要原料,受到了工艺要求的限制。由于常用的能量密度法不能完全满足零件质量的要求,Bourell教授详细地介绍了基于总零件热暴露(激光和零件床温度)的新方法,该方法足以预测更完整的机械零件性能范围。

3.jpg

图注:Ming C. Leu教授

第二位主讲人,是来自密苏里科技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系的Ming C. Leu教授。他在报告开头首先概述了增材制造的工作原理,紧接着又从产品、材料和服务三个方面介绍了市场的情况,展示了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保健等行业中的应用。之后,Leu教授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一些最新的进展,并对增材制造技术未来研究工作的创新进行了展望。

4.jpg

图注:Li Yang博士

最后一场报告中,Li Yang博士介绍了增材制造的发展与应用。自1993年以来,在轻量化增材制造结构设计领域,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航空航天和生物医学领域中轻量级结构的设计和实现。在几何设计方面,许多工作都致力于确定有限尺寸蜂窝结构设计的非理想边界条件及其对结构各种性能的影响。而在生产制造上,得益于增材制造独特的工艺特性,材料的特性与轻量化结构的几何特征相关。用于增材制造轻量化特性的材料,应被视为一类独特的异质材料,在设计阶段作为非独立因素进行整合。在每位报告人主讲结束后,在场的师生都与主讲人就学术内容进行了积极地交流与探讨,同学们也纷纷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向主讲人提问。

该日下午,在液压老楼会议室举行了增材制造交流会,参会人员包括三位美国学者及实验室从事增材制造的相关师生。交流会由祝毅和彭涛博士主持。首先,两位国重老师将实验室在金属增材制造、聚合物制造和生物制造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随后几位专家就研究方向、进展和合作相关事宜进行了讨论。会后,三位专家参观了国重实验室在玉泉校区和紫金港校区的相关实验室。

本次学术论坛不仅让国重实验室的相关研究扩大了国际影响力,也为今后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建立了基础

5.jpg

图 交流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