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正面临以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如何更好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刚刚当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高端装备研究院院长杨华勇提出,要加强工业软件人才培养与供给,进一步夯实人才队伍基础。
“工业软件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主要依赖高素质人才队伍。”杨华勇建议,提升高校对工业软件人才的供给能力,加大教育资源支持力度,增加高校工科学科尤其是机械工程、智能制造等相关学科方向的研究生招生指标,面向智能制造大力培养高层次的工业软件人才,统筹校内外资源,建设跨学科的工业软件课程体系,大力培养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深入挖掘校企合作动力,鼓励校企以联合实验室等形式开展智能制造工业软件技术开发,探索推动头部工业软件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积极引导毕业生流向工业软件企业,鼓励国内工业软件产品进校园、进课程、进教材、进实训,推动制造企业释放工程场景,深度参与工业软件人才培养全过程。
杨华勇提出,要持续强化工业软件领域的职业教育,探索走出一条适合国内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教育和培训之路;支持工业软件企业进行在职培训,鼓励企业与职业教育机构共建工业软件人才在职教育体系;积极吸引互联网等领域人才回流,推动回流人才在工业软件领域的再培训、再就业。
“要多措并举做大做强工业软件企业。”杨华勇呼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设立软件产业基金以及工业软件专项子基金,推动税收优惠政策等向智能制造工业软件企业倾斜,支持工业软件企业融资上市;深化工业软件产品市场化应用,加大对自主工业软件企业和产品的宣传力度,引导制造企业和高校优先应用国内工业软件产品,鼓励工业软件企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工业软件产品供给能力与市场化水平。